在当今社会,就业形态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随着新兴经济蓬勃发展,灵活就业群体规模日益壮大。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在 2 亿人左右,其中新就业形态人员达 8400 万人 ,像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网约车司机等,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长期以来,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好在,近期多部门密集部署,一系列新政的出台,为这个庞大的就业群体带来了曙光。
政策密集发布
为灵活就业人员保驾护航
2025 年 1 月 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要求各地区不得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影响人才流动的政策性障碍。同日,国家医保局也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劳动者医保权益维护工作,落实持居住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放开非本地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
其实,为了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机制,国家早已开始布局。2010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就规定,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也可选择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此后,“十四五” 规划提出 “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 。2021 年 7 月,八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强调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2024 年 7 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在政策推动下,一些城市也积极开展试点。在失业保险方面,广东省将依托新业态平台实现就业、但未与平台或机构等相关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在生育保险方面,浙江省规定以在职职工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截至 2024 年 9 月 24 日,已在 7 省市 7 家头部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 900 余万人。
改革仍在途中
现存难点亟待攻克
尽管党和国家在推动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社会保险制度上决心坚定,改革措施不断,但在实践中,落实和推进仍面临一系列难点。
现行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传统就业方式设计的,以建立劳动关系为基础。而灵活就业人员工作模式特殊,他们在平台注册审核后即可工作,可同时有多个用人单位或雇主,报酬由平台算法决定,对平台或雇主不存在认定劳动关系所需的人身依附性、组织及经济从属性,导致认定劳动关系在法理和实践上都困难重重。在现行制度下,与抵御职业风险息息相关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参保缴费资格依赖于劳动关系的认证,虽然部分规范性文件在探索新参保形式并试行参保与劳动关系脱钩,但立法层级有待提高。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在可参保险种、缴费要求、是否强制、享受待遇等方面与职工参保和居民参保不同,这使得他们在参保选择上存在困惑。一方面,依据《社会保险法》,灵活就业人员不能参加部分险种,虽有部分地方和部门出台补充政策,但覆盖范围仍有限。另一方面,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个人缴费较高,相比职工参保负担重,容易导致低参保率和高断缴率。此外,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自愿,部分人因费用高选择以居民身份参保获取补贴,甚至有人虚构劳动关系挂靠参保,这不仅反映了他们对社保的需求,也暴露了社保体系不完善带来的违法风险。
多方施策,健全参保机制未来可期
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机制需多管齐下
立法保障至关重要。现有《社会保险法》在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方面存在不足,诸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规范是部门或地方规范性文件。应利用《社会保险法》修订契机,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生育、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相关规范写入,提升立法层级。
放宽参保条件也是关键。从满足社保 “广覆盖”“应保尽保” 要求出发,明确灵活就业人员未有劳动关系也能参保,避免因放宽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高社会成本。
合理设定参保义务不可或缺。根据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不同险种,决定是否设定强制性参保义务。比如,可强制灵活就业人员至少选择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之一,保障其健康权益,同时解决部分人员不参保带来的外部成本问题。还可通过立法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及其所属平台公司参加职业伤害保障计划并承担相应缴费义务。
参保缴费制度创新也不容忽视。要尽可能与既有缴费制度相适应,考虑新设职业伤害保障缴费制度与既有工伤保险制度的缴费公平问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可分层分类适用同一制度的不同形式,采用更灵活的缴费方式,扩大覆盖面,缓解灵活就业群体生活压力。
随着多部门密集部署新政,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机制正逐步完善。相信在政策的持续推动下,这个庞大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将得到更坚实的保障,他们也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释放更大的活力,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多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每一位劳动者的未来筑牢根基。
更多信息关注公众号:河南人才共享科技集团